沁园春·人物渺然 -
宋,王迈
人物渺然,蕙兰椒艾,孰臭孰香。
昔尹公和靖,与龟山老,虽同名节,却异行藏。
尹在当年,深居养道,亲见兵戈兴洛阳。
杨虽出,又何畀於蔡,何救於章。
公今为尹为杨。
这一著须平心较量。
正南洲潢弄,西淮鼎沸,廷绅噤舌,举国如狂。
招鹤亭前,居然高卧,许大乾坤谁主张。
公须起,要擎天一柱,支架明堂。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历史人物的赞扬,表达了对这位人物的高度敬仰和钦佩之情。
首先,作者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人物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赞美。诗中提到这位人物“人物渺然,蕙兰椒艾,孰臭孰香”,形象地描绘了这位人物的高尚品质,如同蕙兰一样芳香,如同椒艾一样有不同的香味。
其次,作者通过对比尹公和杨氏的不同行藏,强调了这位人物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表现出的卓越才能和伟大精神。尹公在当时深居养道,亲见兵戈兴洛阳,表现出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关注和责任担当。而杨氏虽然出身名门,但在当时却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表现出了他的局限性。因此,作者通过对比来突出这位人物的重要性和卓越才能。
此外,作者还通过对国家形势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人物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的赞美之情。在当时的形势下,朝廷上的官员们噤若寒蝉,整个国家陷入了疯狂之中。然而,这位人物却能够在招鹤亭前高卧,以大无畏的精神扛起了国家的重担,展现出了他超凡的勇气和智慧。
最后,作者以擎天一柱、支架明堂的比喻来赞扬这位人物的重要性,表达了对这位人物在国家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期待的愿望。这一比喻表明了作者对这位人物的信任和期望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这位人物在未来将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一位历史人物的高尚品德、卓越才能和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表达了对这位人物的敬仰和钦佩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信心,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