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橙黄橘绿佳期 - 宋,王迈

橙黄橘绿佳期,诘朝又报阳来复。
笼葱瑞气,天教蟠绕,名门乔木。
上界仙人,来游西塾,骖鸾跨鹤。
有如椽彩笔,笺天万字,呈了、琅玕腹。
不愿班行鸣玉。
问君王、再分符竹。
棣华辉映,庭萱春好,举杯相属。
伯氏乘轺,诸公须又,安排除目。
这堆床牙笏,人人道是,太夫人福。
这首词以清新流畅、婉转悠扬的语言,描写了重阳节时节的种种景象,并表达了对佳期美满生活的向往。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赏析一下这首词。 首句“橙黄橘绿佳期”,即点出时值重阳佳节,秋意正浓。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古人常在这个时候赏菊、饮菊花酒、登高、插茱萸等,是一个十分美好的节日。接下来“诘朝又报阳来复”,是说冬至以后,阳气渐增,阴气渐消,所以又报阳来复。这两句既交代了时间,又点出了时令转换的特点,为全文定下了轻快明朗的基调。 “笼葱瑞气”二句写重阳节时气候的特征和人们应时的活动。这里用“笼葱”形容草木葱郁,用“瑞气”形容气色祥和,都是对秋天美好的赞誉。“天教蟠绕,名门乔木”,是对豪门世家的颂扬。这样的节日,有如此的名宅高树,自然令人流连忘返。“上界仙人”等几句的词意突然转折,把人带入一个神话世界中。那里“上界仙人”来游玩园圃,驾着鸾鹤从天降临到这个名门大户。此处插入仙人降临的想象,更反衬出世族的豪华气派。 “有如椽彩笔”等几句,即是对上述豪华景象的具体描写。“橙黄橘绿佳期”至此点明为重阳佳节,同时又照应开头,使词的结构显得紧凑严密。这部分完全从侧面落笔,通过描写豪门的园圃、气象、居室、器用等侧面描写出其富丽堂皇。“问平畴千里”等五句则表现了词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千里平畴”“绿野如绣”,正孕育着无限的风机,正暗示着词人虽处困境而必展宏图的美好前景。 上片既描写了豪门的富丽堂皇,又表现了主人广阔的胸襟,下片笔锋一转,开始写主人与宾客的宴饮之事。“不愿班行鸣玉”,表现了词人的品格。“鸣玉”,表明班列显贵,与下文的“伯氏乘橇,诸公须又,安排除目”,即系指朝官而言。这几句中作者并不想追求官位爵禄,“问君王”两句正表达了这种思想。而更多的则是对家庭的眷恋之情。“棣华辉映,庭萱春好”正是家庭和睦、亲爱相亲的写照。“举杯相属”二句承以上内容而来,描绘出一幅家人团聚的欢乐场面。这里“伯氏乘橇”云云,也是极写家庭之间的和睦亲密。最后“这堆牙笏”等几句是说:看那班年高望重的人家,无不安排着几案笏板,而你的家庭拥有如许人瑞,都是靠太夫人福寿双全才有的啊!这里也是颂扬豪门的美词。 这首词在艺术上的一个特点是:以清丽婉转的笔法,表现作者对豪门世家的歌颂与赞美。全词既描写世族的居室、园圃、器用等侧面表现其富贵豪华,又刻画主人和宾客的举止以表现其文雅风流;同时上下片内容的转换又非常自然连贯,不露痕迹。整首词笔调清新、明快,使人读来有赏心悦目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