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送春 以上五首新安文献志卷六十 -
元,汪
蝶懒莺慵芳草歇。
绿暗红稀,柳絮飘晴雪。
有意送春还惜别。
杜鹃争奈催归切。
绣阁无人帘半揭。
暗忆边城,十载音书绝。
惟有东风无异说。
这首词是描写伤春情绪的。作者通过对春景的描绘,创造出一种凄迷哀怨的境界,抒写了伤春之人的相思之情。
词一开始“蝶懒莺慵,芳草歇。”便把春光的浓密写到极致。“蝶懒莺慵”,用懒、慵字,反衬出春色的迷人之态。唐代张厚之外《游城南》诗有“天气不怀思,落花寂寂红”之句,韩偓《懒起》:“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也以落花雨写出春天逝去之感。张先《千秋岁》:“行行坐坐,叶里寻花,朱颜人共夸。……失路行谁识?日暮平沙。”则点明“春色歇”,春天将逝之意。此句虽写景,但景中含情。接下去“绿暗红稀,柳絮飘晴雪”,色彩更浓。“绿暗”“红稀”,不仅写出了柳絮飞舞的季节——春天,而且描绘出柳絮如雪的景色。“柳絮”二句,用笔既精到又舒缓。精到之处,是写出了柳絮如雪的特点;舒缓之处,是以此写出睛光初好的春日,柳絮飘扬,如覆轻幂,似绿茸茸的锦茵的动态。
“有意送春”二句,由景入情,突如其来地出现了一个思想感情上的大转折。这一转折正是为下文相思设伏。“杜鹃声里斜阳暮”,是典型的有声无色之景,它所引发的思想感情仍然是离情别绪。以上几句写伤春的词是主人公所见所闻,亦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所展示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有意送春还惜别”是过片“绣阁无人帘半揭”的行动表现。“还惜别”即舍不得惜别,因为别中有情,有难言的春恨。女子不忍分别而又不得不分别的心情跃然纸上。“暗忆边城多远别”是女子对年华空掷的内心独白。她回忆往事,忆到边城大别之时。“暗忆”是悄然回忆,“暗忆”又是深深地思念。“惟有东风无异说”,只有东风吹拂的杨柳在窃窃耳语并说出离人的心语。这句表面是说东风远送边地征人,暗写征人远行思妇两地同心:大雁已经消失在远方了。
全词由景及人,由人及物,层层展开,情景交融,色泽鲜明。文字有工拙,笔锋有婉约刚健之别。其妙处在于从轻淡的景物写起,转入微带着凄冷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之后;写到最后却又峰回路转,点出未曾流涕的人却从风扬的花絮上听到春天的呼唤,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中找到了慰藉;因而由哀景淡墨描绘而令人流涕。这就达到了词人自己说的“豪放处,能令后人为之改容”的艺术效果。这首词轻描淡写的风格并不影响它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