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龙脊滩 -
宋,杨济
洞庭老龙时出没,万斛舟航皆辟易。
此龙脊背已铁石,肯逐时好作人日。
我呼邦人来踏碛,恍然如见河图出。
大巫鸡卜占云吉,小巫竹枝歌转激。
飘石杨沙障江色,尘埃何处不相袭。
摩挲石刻聊偃息,恐有老人来横笛。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作者是清代文学家张维屏。此诗写的是洞庭湖畔的老龙出没、沙石遮天的景象,生动描绘出了大自然的雄伟壮丽之景,并借此描绘出湖畔民众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也描绘出民众的淳朴、热情、欢快之情。
首句“洞庭老龙时出没,万斛舟航皆辟易”,形象描绘出洞庭湖老龙出没的景象,给人一种惊心动魄之感。次句“此龙脊背已铁石,肯逐时好作人日”,则表达出老龙坚韧不屈的性格,不随波逐流,不迎合世俗。
接下来,“我呼邦人来踏碛,恍然如见河图出”一句,描绘出一幅民众齐心协力踏碛的场景,仿佛看到了传说中的河图洛书,象征着祥瑞和智慧。
“大巫鸡卜占云吉,小巫竹枝歌转激”一句,描绘出大巫小巫不同的信仰和做法,表现出湖畔民众的多元信仰和热情。
“飘石杨沙障江色,尘埃何处不相袭”,描绘出风沙遮天的景象,表现出洞庭湖的雄伟壮丽和自然力量的巨大。同时,也表现出尘埃无处不在,人们无法逃避的现实。
最后,“摩挲石刻聊偃息,恐有老人来横笛”,表达出作者对湖畔石刻的珍视和对老人的敬意,也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整首诗以洞庭湖的老龙为引子,通过描绘湖畔民众的生活场景和信仰,表现出大自然的雄伟壮丽和人们的淳朴、热情、欢快之情。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七言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