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灵水镜 - 唐,徐敞

浮光上东洛,扬彩满圆灵。

明灭沦江水,盈虚逐砌蓂。


不分沙岸白,偏照海山清。

练色临窗牖,蟾光霭户庭。


成轮疑璧影,初魄类弓形。

远近凝清质,娟娟出众星。
这是一首极美的诗,从各种角度展现了自然的美丽。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体现在了诗的每一部分。 首先,诗人描绘了浮光在东洛水上闪烁的景象,如彩色的浮光在水面上舞动,满圆灵动的色彩让人目不暇接。这是对光的动态描绘,展现出光的流动性和变化性,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感。 接着,诗人转向明灭的江水,随着江水的盈亏变化,浮光也相应地显现或消失,就像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起伏。这进一步体现了光与时间、生命之间的密切关系,使诗的主题更加深入。 再下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砌石上的蓂荚,随着时光的流逝,砌石上的蓂荚也在盈亏交替,如同浮光一般。在这里,诗人用蓂荚的形象象征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时间的深深感慨。 在沙岸边,浮光如沙岸变白,特别地照亮了海山。这里诗人用对比的手法,强调了光的美丽和力量。海山被浮光照亮,显得格外清亮,这是对光的一种赞美和歌颂。 诗人还细致地描绘了月光照进窗户和门户的情景,月光如练色,如璧影,如弓形,给人一种宁静、明亮的感觉。这是对月光的一种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的独特感受。 最后,诗人将众星比作浮光凝成的清质,月亮如浮光一般的娟娟美丽。这是对众星的一种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浮光为主题,通过各种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比喻,展现了光的美丽和力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时间、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