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灵芝望九华寄杜员外使君 -
唐,曹汾
戴月早辞三秀馆,迟明初识九华峰。
嵯嵯玉剑寒铓利,袅袅青莲翠叶重。
奇状却疑人画出。
岚光如为客添浓。
行春若到五溪上,此处褰帷正面逢。
这首诗的标题是《九华山》,它是一首描绘九华山壮丽景色的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吧。
首句“戴月早辞三秀馆”,诗人早早地辞别了在三秀馆寄宿的日子,想必是怀着一种急切的心情,准备尽早开始新的一天的生活。这种“早辞”的行为方式,也表达出诗人对旅途的热爱和对新一天的期待。这里的“三秀馆”可能是诗人旅途中的一个重要驿站,也可能只是诗人随意选取的一个馆名,但无论怎样,它都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旅途的氛围。
第二句“迟明初识九华峰”,诗人经过一夜的旅程,早晨开始看到九华山峰的轮廓。这里的“迟明”描绘出一种清晨的静谧和新鲜感,与前一句的“早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初识”则表现出诗人对九华山的新奇和惊奇,因为九华山峰的形象在诗人面前徐徐展开,像一幅生动的画卷。
接下来的两句诗“嵯嵯玉剑寒铓利,袅袅青莲翠叶重”,形象地描绘了九华山峰的形态和色彩。其中,“嵯嵯玉剑”形象地表达了山峰的峻峭和锋利,“寒铓利”则赋予了山峰一种冷冽的气质。而“袅袅青莲”则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绿色,像一朵青莲,翠叶繁茂。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九华山峰的形态和色彩表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的两句诗“奇状却疑人画出,岚光如为客添浓。”进一步描绘了九华山峰的奇特形状和光影效果。诗人怀疑这些奇特的形状是人画出来的,因为它们太真实、太生动了。而岚光又仿佛为这些山峰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深度。这里的“奇状”和“岚光”都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神秘和生动的氛围。
最后一句“行春若到五溪上,此处褰帷正面逢。”诗人想象着如果春天来临,他来到五溪之上,揭开帐帷,正好与九华山正面相逢。这里的“行春”可能指的是春天的旅行,也可能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五溪”则暗示了九华山所在的地理位置,可能是一个偏远而美丽的地方。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九华山峰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诗人通过对九华山峰的形状、色彩、光影效果的描绘,以及对自己未来旅行的想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也是一首表达诗人情感和思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