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曹东畎迁大理寺簿 - 宋,刘植

九衢多雨后,庭下草痕新。
终拟持平手,来为折槛人。
印开桐荫午,吟久烛花春。
却恨无来客,分题寄所亲。
这是一首题为“庭草”的诗,通过对庭下草痕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公正无私品格的追求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首句“九衢多雨后,庭下草痕新”,描绘了雨后九衢的繁华景象和庭下新生草痕的景象。这句诗以雨后繁华的都市为背景,通过描绘庭下草痕的新鲜,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淡泊。 “终拟持平手,来为折槛人”,表达了诗人对公正无私品格的追求。这句诗中的“持平手”和“折槛人”都是典故,前者出自《汉书·杨恽传》中的“折辕公孙”,后者出自《后汉书·鲍昱传》中的“折槛谏”。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够保持公正无私,为那些需要折槛的人提供帮助的愿望。 “印开桐荫午,吟久烛花春”,描绘了诗人在庭院中悠然自得的场景,表现出诗人的闲适生活。这句诗通过描绘桐荫、午时的阳光、吟诗时蜡烛花儿的颤动,展现了诗人独处的安逸和悠闲。 最后两句“却恨无来客,分题寄所亲”,表达了诗人对无人陪伴的遗憾和思念亲友的心情。这句诗中的“无来客”暗示了诗人孤独的处境,而“分题寄所亲”则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和希望与他们分享自己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庭下草痕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公正无私品格的追求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态度。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