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钱叔达游闽不遇还吴 -
明,柳应芳
太行闻失路,此地亦沾裳。
世变穷交畏,年还久客伤。
榕城恒雾雨,梨岭异风霜。
归卧苕溪上,长贫是故乡。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名为《闻失路》,其诗文内涵深刻,感情饱满而丰富,通过各种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
首联“太行闻失路,此地亦沾裳”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道路失修的忧虑和对故乡可能因此而受影响的伤感。太行山位于诗人的故乡,是著名的山脉,但因为道路失修,诗人听到这个消息后感到担忧。而故乡也因此可能受到影响,诗人也不禁感到伤感。
颔联“世变穷交畏,年还久客伤”是对社会变化的无奈和对久客在外的伤感。诗人对于世道的艰难感到畏惧,这是他对社会变迁的深深忧虑。同时,时间的长久和客居他乡也使他感到伤感。
颈联“榕城恒雾雨,梨岭异风霜”则描绘了诗人的故乡景色,但是这里的榕城经常雾雨,梨岭异风霜,生动描绘出故乡的独特风景,同时也寓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不安。
尾联“归卧苕溪上,长贫是故乡”则是表达了归隐苕溪的愿望。苕溪是诗人的故乡,但他发现,贫穷是他长久以来的故乡,这种描绘反映了诗人的自我反思和对于现状的无奈。
全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通过对故乡的描绘和对于社会变化的思考,展现出诗人的深刻思想和对人世的深刻关怀。整体来看,这首诗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