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 -
唐,刘得仁
尘里兼尘外,咸期此夕明。
一年惟一度,长恐有云生。
露洗微埃尽,光濡是物清。
朗吟看正好,惆怅又西倾。
这是一首对联诗,描述了人们共同的期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尘里兼尘外,咸期此夕明。”诗的开头,便是指出人们在这个特别的夜晚(可能是中秋或其他重要节日)里的情感寄托和希望。“尘里”,这里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烦扰人们的事情,“尘外”则指脱离世俗,寻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脱。这句诗表达了人们既希望摆脱日常生活的困扰,又期待在这个特殊的夜晚,能够看到光明,得到精神的提升和净化。
“一年惟一度,长恐有云生。”这两句诗表达了人们对这个特殊夜晚的珍视和期待。一年只有一次,长恐有云生,即害怕云层遮住了月亮,错过了这个美好的时刻。这句话也暗含了时光飞逝,岁月不饶人的感慨。
“露洗微埃尽,光濡是物清。”这两句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景象,象征着洗涤后的清明和洁净。诗人用“露洗”形容月光照在物体上,如同洗净尘埃一般,突出了月光的清澈明亮。而“光濡是物清”则表达了月光使万物都变得清新明朗。
“朗吟看正好,惆怅又西倾。”最后两句诗人在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感叹。“朗吟”是指大声吟咏或者朗诵,“看正好”则表达了对这个特殊夜晚的期待和欣赏。然而,“惆怅又西倾”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让人感到淡淡的惆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情感描绘了人们在特殊夜晚的情感寄托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