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陈处士山堂 - 唐,刘得仁

步溪凡几转,始得见幽踪。
路隐千根树,门开万仞峰。
片云生石窦,浅水卧枯松。
穷谷风光冷,深山翠碧浓。
鹤看空里过,仙向坐中逢。
底露秋潭水,声微暮观钟。
他年来此定,异日愿相容。
且喜今归去,人间事更慵。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山中清幽之景的喜爱之情。 首联“步溪凡几转,始得见幽踪。路隐千根树,门开万仞峰”,作者沿着溪边行走,经过了多次转折,才发现了这里的幽静之景。描述了山路隐匿在千根大树之中,门庭开阔,仿佛开启了一座万丈高峰。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山路、溪流、树木、门庭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山幽谷的神秘氛围。 颔联“片云生石窦,浅水卧枯松”,进一步描绘了这里的景色。片云升起在石头洞穴中,浅浅的溪水流淌在枯松之上。这两句诗以细节描写的方式,将山中的静态美表现得淋漓尽致。石窦中的云雾、枯松之上的溪水,都给人一种清幽、宁静之感。 颈联“穷谷风光冷,深山翠碧浓”,描绘了山谷中的冷峻风光和深山中的翠绿景色。冷峻的风光表现出山谷的幽深和寂静,而翠绿的景色则展现了山林的生机和活力。这两句诗相互衬托,将山谷的冷暖、光色表现得十分到位。 尾联“他年来此定,异日愿相容”。表达了作者希望将来能够定居在这里的愿望,并表示愿意容纳对方的心意。这里既有对山中生活的向往,也有对对方的敬重和认可。 全诗语言简洁明了,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表现出作者对山中美景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