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听松声 -
唐,刘得仁
庭际微风动,高松韵自生。
听时无物乱,尽日觉神清。
强与幽泉并,翻嫌细雨并。
拂空增鹤唳,过牖合琴声。
况复当秋暮,偏宜在月明。
不知深涧底,萧瑟有谁听。
这是一首诗的赏析,下面我将根据此题目从三个方面分别写一下我的理解,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 总体欣赏: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写庭松的姿态和声音,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感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2. 诗句赏析:首联“庭际微风动,高松韵自生”,微风轻拂庭院的树木,高耸的松树发出悠扬的声音,诗人通过对微风、松树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颔联“听时无物乱,尽日觉神清”,诗人强调了松树声音的纯净、和谐,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颈联“强与幽泉并,翻嫌细雨并”,诗人将松树的声音与幽泉、细雨相比较,突出了松树声音的独特魅力。尾联“况复当秋暮,偏宜在月明”,诗人进一步强调了松树声音的季节性和月光下的美妙意境。
3. 情感表达: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清静环境的向往。通过对庭松声音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对生活态度和人生哲理的思考。整首诗传达出一种宁静、淡泊、悠然自得的情感,令人感受到诗人的超脱和豁达。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庭松声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清静环境的向往。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