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还荆州(一作李嘉祐诗) - 唐,皇甫曾

草色随骢马,悠悠同出秦。
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
帆影连三峡,猿声近四邻。
青门一分手,难见杜陵人。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作者与朋友一起出游的情景,表达了离别时的伤感之情。 首联“草色随骢马,悠悠同出秦。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诗人以草色和骢马的比喻,描绘了他们一同出游的情景。草色悠悠,如同他们的友情,绵长而深厚。他们从秦地出发,一路向南,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展现了一幅壮丽的风景画。这里,“水传”和“山接”的用法非常巧妙,既描绘了水的流动和山的连绵,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 颔联“帆影连三峡,猿声近四邻。”进一步描绘了出游的场景。三峡的帆影连绵,猿声此起彼伏,近在四邻。这里,“连”和“近”两个词非常生动,三峡的帆影仿佛可以触及,猿声仿佛就在耳边。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将出游的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颈联“青门一分手,难见杜陵人。”诗人表达了离别时的伤感之情。青门是送别的地方,杜陵人是诗人朋友。诗人用“青门一分手”来表达离别的伤感,用“难见”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和不舍。这里,“青门”和“杜陵”的引用也增加了诗的韵味。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和朋友一同出游的情景和离别时的伤感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送别诗,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和对离别的感慨。这首诗值得一读再读,品味其中的情感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