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寿晖东阳丁亥正月十三日生,推命者 -
元,
东阳老子,问天公、乞得两番六十。
初度孟陬春未到,却算去年丙戍。
火树银花,先开三夜,照耀维摩室。
只园树下,争看无量寿佛。
人道双岘峰头,乾坤清气,钟此弥天释。
挂锡丛林三十载,玉检芝泥犹湿。
岭上白云,尽堪怡悦,恐被风吹出。
法身强健,摩挲时问铜狄。
这是一首描写中国道家和佛家生活以及节令习俗的诗。下面我将从结构、意象、语言和主题等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先,从结构上看,这首诗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描述了作者的生活状态和祈愿,后半部分则描绘了节令和自然景色,两者相互映照,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在诗的开头,“东阳老子,问天公、乞得两番六十。”表达了作者对天公的祈求,希望天公能够赐予他六十岁的生日。这种祈愿的形式在中国文化中很常见,体现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尊重。
“初度孟陬春未到,却算去年丙戍。”这两句点明了作者已经度过了一个生日,并且是在春季之前,同时也回顾了去年的生日。这种描述方式展现了作者对时间的敏感和珍视。
“火树银花,先开三夜,照耀维摩室。”这里描绘了节日的繁华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同时,“照耀维摩室”也暗示了作者生活的清净和修行。
“只园树下,争看无量寿佛。”这里又回到了佛家的主题,描绘了在菩提树下观看无量寿佛的场景,再次强调了作者的生活与佛家的紧密联系。
后半部分则描绘了节令和自然景色。“人道双岘峰头,乾坤清气,钟此弥天释。”这里描述了双岘峰头的清气,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挂锡丛林三十载”和“岭上白云”等句,又展现了作者的生活环境和他对生活的态度。
“法身强健,摩挲时问铜狄。”这里用铜制的日历“铜狄”代表时间,表达了作者对长命百岁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作者的生活状态、祈愿以及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赞美。通过意象、语言和主题等方面,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和佛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