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幽山雨后应令 -
唐,虞世南
肃城邻上苑,黄山迩桂宫。
雨歇连峰翠,烟开竟野通。
排虚翔戏鸟,跨水落长虹。
日下林全暗,云收岭半空。
山泉鸣石涧,地籁响岩风。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描绘了肃城附近的美景,以及与皇家园林和宫殿的紧密关系。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首联“肃城邻上苑,黄山迩桂宫”点明了诗人的地理位置和与皇家园林的接近。肃城是诗人的居所,上苑则是皇家园林,黄山迩桂宫则暗示了黄山附近有皇家宫殿。这一联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即对自然美景和皇家气派的赞美。
颔联“雨歇连峰翠,烟开竟野通”描绘了雨后山色的翠绿和田野的开阔。雨后的连绵山峰更显翠绿,烟雾散去,田野仿佛与天际相接。这一联通过色彩和空间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壮丽。
颈联“排虚翔戏鸟,跨水落长虹”则描绘了鸟类的飞翔和水流的景象。鸟儿在虚空中飞翔,水面上倒映着长虹。这一联通过动态和静态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力的生动和壮美。
尾联“日下林全暗,云收岭半空”进一步描绘了日暮时分的景象,林子完全暗下来,云收起了半座山岭。这一联通过时间和空间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夜的神秘和静谧。
最后,“山泉鸣石涧,地籁响岩风。”这两句诗以动衬静,突出了山间的幽静和自然之风的轻拂。山泉在石涧中流淌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地籁在岩石间回响的风声,更显山间的寂静。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肃城附近的美景以及与皇家园林的紧密关系。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以及对皇家气派的向往和敬仰。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