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 - 唐,罗邺

才入新秋百感生,就中蝉噪最堪惊。
能催时节凋双鬓,愁到江山听一声。
不傍管弦拘醉态,偏依杨柳挠离情。
故园闻处犹惆怅,况是经年万里行。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诗人通过对夏天的描绘,表达了深切的离愁别绪和对故园的思念之情。 首先,诗人通过对初秋景象的描绘,引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才入新秋百感生”,这是诗人情感的触发点,秋天来临,季节的变换让诗人感到了生活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同时,“百感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可能有着许多无法言说的痛苦和烦恼。 “就中蝉噪最堪惊”,这里的“蝉噪”形象地描绘了夏天的声音,而“最堪惊”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声音的反感,可能是因为蝉鸣加剧了夏天的烦躁,使得诗人心情更加焦虑和不安。同时,蝉也是象征生命短暂和哀愁的意象,这里诗人似乎是在感叹自己的生命历程。 接着,“能催时节凋双鬓”这句诗描绘了蝉声对于时间流逝的象征意义。夏天过去,蝉声不再,但蝉声所带来的感觉却仍然留在诗人心中,似乎让诗人更加感到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无奈。 “愁到江山听一声”这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对故园的思念之情。“江山”是故园的象征,诗人在这句诗中似乎是在回忆过去在故园中的美好时光,同时也表达了对离别故园的惆怅之情。这里的“愁”不仅是对离别的哀愁,也是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 最后,“故园闻处犹惆怅,况是经年万里行”这两句诗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旅途的无奈。即使在远离故园的地方,诗人仍然感到惆怅和失落,这种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强烈。同时,“经年万里行”也暗示了诗人旅途的艰辛和漫长,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初秋景象和表达离愁别绪和对故园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意象和情感相互交织,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