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立秋 -
清,施闰章
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
阴云沉岸草,急雨乱滩舟。
时事诗书拙,军储岭海愁。
洊饥今有岁,倚棹望西畴。
这是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秋天和时光流逝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第一句“垂老畏闻秋”,作者以“垂老”自况,表达自己已经步入老年,对于秋天的到来感到畏惧。“畏”字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于秋天的复杂心情。秋天意味着季节的更替,意味着生命的流逝,所以使人感到畏惧。作者对于秋天的这种复杂情绪,既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也是对生活艰辛的感叹。
第二句“年光逐水流”,进一步描述时光如流水,一去不返。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相互呼应,使人在感叹季节变换的同时,更加深了对时光流逝的恐惧和无奈。
第三句“阴云沉岸草”,作者通过描绘阴云和沉重的草,表达出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这种气氛既是对当前环境的描绘,也是对生活困境的象征。
第四句“急雨乱滩舟”,急雨乱滩舟描绘了一幅雨中江边的景象,雨急浪涌,小舟在水中摇荡。这不仅是一种自然环境的描绘,更是对生活困境的象征。作者通过这种象征性的描绘,表达出对生活艰辛的感叹和对未来的担忧。
第五句“时事诗书拙”,作者通过“诗书拙”表达了自己对于时事的无奈和无力改变现状的痛苦。“诗书”在这里象征着知识和文化,表达了作者对于知识的尊重和对于文化的热爱。但是,“时事”却无法通过诗书改变,这使作者感到无奈和痛苦。
第六句“军储岭海愁”,这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于军队粮食储备问题的担忧和愁苦。“军储”是军队粮食储备的问题,“岭海”是指南方地区,这里暗示了作者对于南方地区粮食供应问题的担忧。
最后两句“洊饥今有岁,倚棹望西畴”,作者通过描绘当前饥荒的情况和倚棹望西畴的动作,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关心和对未来的担忧。“洊饥”指的是连续几年的饥荒,“有岁”则是指丰收之年。作者通过描绘当前的情况,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关心和对未来的担忧。而“倚棹望西畴”的动作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对于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生活艰辛、时事无奈、军队粮食储备问题以及农民生活的关心和担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对于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