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 -
清,梁鼎芬
我生久行役,入山苦不早。
身带灵宝符,鸡犬自牵抱。
清风散阴气,晶出安能褥。
五老如故人,依稀梦中道。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抒发了作者久行役于外,入山未能早,携带着灵宝的符箓,牵挂着鸡犬等家事,心情不畅之情。它给人们以某种关于心理环境的摹刻,给人以生活真实感的印痕,仿佛一位实实在在身心疲顿的入山者的印象。
前两句点明了主题,其中包含焦急、凄惋、怅惘等多种情绪,也有如书信一般的信息——我在这里很平安。但书信虽达,人却无法与您共赴于千山万水之中,同受风尘之苦。故而在“苦不早”的入山过程中,除了带着一种使命或期望之外,总不免带有一些无名的惆怅与焦虑。“身带灵宝符”,是为了求“福”而远离家乡的凭信。而“鸡犬自牵抱”则表明作者在山中并无什么依托,鸡犬也并不因为“灵宝符”而有所依靠。“牵抱”二字,把作者在山中孤身无依的状态活画了出来。
“清风散阴气”四句,写山中景物之美,本是山中行役时的一种享受,但久行役于外的人,最怕的是疲劳和寂寞,见物易悲。所以这四句并非乐景写乐,而是哀景写哀。作者在山中见到“清风”、“秀色”,甚美,见到五老山如故人般地“依稀梦中见”地站在眼前,想到可以就近求福消灾而欣然向往,从而发出由衷的感叹:“晶出安能褥”、“苦不早”。由此则不言而喻地表达了对人间恋恋不舍之情。
总之,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久行役于外求福消灾的愿望和依依不舍的人间恋情,而且也流露了对故乡的思念和身世飘零的惆怅。诗人把这两种思想感情成功地揉合在一起,使得这首诗具有内容上的内在联系和情思上的内在节奏。它仿佛是一首散文体的山水小诗,其韵调优美清新,具有自己的独特风韵。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平易近人,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和晦涩语词的运用。作者把生活中的语言锤炼得既精当又准确,读起来流畅自然,亲切近人。这也是这首诗的艺术风格的一个显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