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下霁后晓眺 -
唐,翁承赞
结茅幽寂近禅林,霁景烟光著柳阴。
千嶂华山云外秀,万重乡思望中深。
老嫌白发还偷镊,贫对春风亦强吟。
花畔水边人不会,腾腾闲步一披襟。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禅林,以及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先,诗中描绘了一个寂静的茅屋,靠近禅林,周围是烟光中的柳树。这是一个宁静而祥和的环境,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
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了远处的华山,千嶂之外的秀美景色展现出来。华山在云雾缭绕中显得更加秀丽,给人一种远离世俗纷扰的感觉。这种描绘不仅展现了华山的壮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诗人的思乡之情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抱怨白发又悄悄地拔去,尽管贫穷但对春风也强颜欢笑。他独自在花畔水边散步,任由春风拂过他的衣襟,表达出一种深深的乡思之情。
然而,诗人在这种乡思中并未感到孤独或沮丧,反而有一种超脱和自在的感觉。他似乎在享受这种孤独和宁静,尽管周围的人无法理解他的感受。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环境和诗人的思乡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热爱。这首诗充满了情感和诗意,读起来令人感到温馨和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