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山上巳诗 -
明,解缙
崖山云寒海舟覆,六载孤臣老燕狱。
东风杜宇三月三,五陵望断春芜绿。
墨花皇皇五十六,写出江南愁万斛。
当时下笔眼如虎,日落天低鬼神哭。
扬帆昔走仪真船,手持鳌柱擎南天。
间关岭海血沾檄,回首家国随飞烟。
六宫粉黛黄埃里,汉火无光吹不起。
全躯肯学褚渊生,嚼舌甘为杲卿死。
蓟门凄凄芳草色,柴市春深血同碧。
堂堂忠义行宇宙,白日青天照遗墨。
落花寒食风雨时,展卷如对龙虎姿。
再拜酬公金屈卮,有酒不读兰亭诗。
这首诗的题目是《谢公遗墨》,表达了对古代忠臣义士的崇敬和赞扬。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第一、二句描述了作者在观看谢公遗墨时的心情,描绘出一种凄凉悲壮的气氛。“崖山云寒海舟覆,六载孤臣老燕狱”描述了作者对于忠臣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国破家亡的哀伤。“六载孤臣”指的是谢公晚年遭受迫害,流亡孤苦无依的生活,这与崖山云寒海舟覆的场景相互呼应,表现出忠臣不幸遭遇的凄凉悲壮。
“东风杜宇三月三,五陵望断春芜绿”这两句通过春天的景色,表达出一种孤独无助的感觉。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忠臣却只能独自面对着荒芜的五陵,这种孤独无助的感觉让人感到心酸。
“墨花皇皇五十六,写出江南愁万斛”这两句通过描绘谢公遗墨的墨迹,表达出江南的愁绪和忠臣的哀思。墨花是指谢公遗墨上的墨迹,它犹如江南的秋水一般清澈明亮,充满了江南的愁绪和忠臣的哀思。
“当时下笔眼如虎,日落天低鬼神哭”这两句则描绘了谢公下笔时的气势和忠臣的气节。谢公下笔时犹如猛虎下山,气势磅礴;而忠臣则不畏强权,宁死不屈,这种气节让人敬佩。
最后四句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于谢公遗墨的敬仰之情。“扬帆昔走仪真船,手持鳌柱擎南天”,描述了谢公曾经扬帆远航,手持鳌柱擎起南天的场景,表现出他为国家奋斗的精神。“间关岭海血沾檄,回首家国随飞烟”则表达了忠臣在流亡过程中经历的艰辛和对于国家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谢公遗墨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古代忠臣义士的崇敬和赞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兴亡和忠臣不幸遭遇的哀伤和同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