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鸡声茅店饮残月 -
宋,赵蕃
鸡声茅店炊残月。
板桥人迹霜如雪。
此是古人诗。
身经老忘之。
君行当此境。
令我昏成醒。
乘月犯霜来。
诗真误尔哉。
这首诗中的首句“鸡声茅店炊残月,板桥人迹霜如雪”,堪称描绘出了一种典型的古诗经典画面,而且这并非什么幻想中的奇特景象,而是真实存在的乡村早行景色。清晨时分,公鸡报晓,茅草店中的人们在残月下准备上路;板桥上,行人的脚印留在了霜雪之上。这种场景不仅富有生活气息,而且具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诗人通过这种场景,表达了自己对乡村早行的深深体验和感悟。他感叹自己已经忘记了这种场景的年龄和经历,但当他想象自己身处其中时,却感到一种深深的感动和震撼。
这种情境不仅具有自然美的吸引力,更体现了生活的真实性和深度。早晨的霜和月光交织在一起,预示着一天的忙碌和希望。诗人在路上遇到的行人和脚印,暗示着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和共生。这些细节的描绘和情感的表现,使这首诗充满了情感和生命的张力。
至于诗的最后两句,“乘月犯霜来,诗真误尔哉”,则是对诗歌艺术的一种反思和批评。诗人认为,即使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诗歌仍然能够给人带来启发和感动。然而,如果诗歌只是为了追求形式上的美而忽略了生活的真实性和深度,那么这样的诗歌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生动而真实的描绘,表现了乡村早行的场景和情感,同时也对诗歌艺术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批评。它提醒我们,诗歌不仅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生活的艺术,是对真实世界的深入理解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