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滁州忆玉潭新居见寄 - 唐,独孤及

从来招隐地,未有剖符人。
山水能成癖,巢夷拟独亲。
猪肝无足累,马首敢辞勤。
扫洒潭中月,他时望德邻。
这首诗的主题是“招隐”。首先,诗人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从未见过有人得到朝廷的赏识,但仍然坚持自己的隐居生活。他喜欢山水,喜欢研究,对猪肝和马头没有太多的兴趣,更愿意扫扫潭中的月,以期望将来能够和德邻先生一起隐居。 “剖符人”是一个典故,出自《史记》中的《留侯世家》,古代赐予剖符为信以为合,表明作者希望能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共同隐居。此外,“独亲”是强调他只喜欢和当地的人交往,不愿远游,进一步强调了他对当地环境的热爱。 诗人强调他的“山水能成癖”,反映出他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并且他对隐居生活的态度是淡泊名利,不被世俗所累。他对隐居生活的描绘也显示出他对生活的态度是积极的,即使在困难的环境中也能保持乐观。 “扫洒潭中月”这一句是对隐居生活的生动描绘,反映出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他希望将来能和德邻先生一起隐居,这种期望表现出他对高尚品德的敬仰,也反映出他对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高尚品德的敬仰和渴望。诗人通过对自然、山水、清净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德的敬仰。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朝廷的淡泊名利,不被世俗所累的态度。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