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嘉量亭献留守韩仆射 -
唐,窦庠
卜筑三川上,仪刑万井中。
度材垂后俭,选胜掩前功。
云构中央起,烟波四面通。
乍疑游汗漫,稍似入崆峒。
廛閈高低尽,山河表里穷。
峰峦从地碧,宫观倚天红。
灵槛如朝蜃,飞桥状晚虹。
曙霞晴错落,夕霭湿葱茏。
庾亮楼何厄,陈蕃榻更崇。
有时闲讲德,永日静观风。
玉斝飞无算,金铙奏未终。
重筵开玳瑁,上客集鹓鸿。
接武空惭蹇,修文敢并雄。
岂须登岘首,然后奉羊公。
这是一首赞美三川风景的诗。诗中描绘了三川的美景,从建筑、地理、自然景观等方面进行了赞美。
首联“卜筑三川上,仪刑万井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在三川上游选择地方筑屋的愿望,并以此为榜样,模仿万井中的建筑风格。这里的“卜筑”指的是选择地方筑屋,“三川”指的是三川河流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地区。“仪刑”则是指榜样,这里是指模仿万井中的建筑风格。
颔联“度材垂后俭,选胜掩前功”,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建筑过程中节俭用材,选址胜过以前所建的建筑,表达了对前人建筑的尊重和超越。这里的“度材”指的是计算木材,“垂后俭”则是指节俭用材,“选胜”则是指选择好地方建屋,“前功”则是指以前所建的建筑。
颈联“云构中央起,烟波四面通”,诗人描绘了建筑的壮观景象,云雾缭绕的中央建筑耸立,四周烟波浩渺,通向四面八方。这里的“云构”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建筑,“四面通”则是指建筑四周通向四面八方。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述山峦、宫殿、海市蜃楼、飞桥、曙霞、夕霭等自然景观,进一步赞美了三川的美景。同时,诗中也提到了历史上的名楼、名榻、讲德、登岘首等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三川美景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