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楚云上人往南岳刺血写法华经 - 唐,齐己

剥皮刺血诚何苦,欲写灵山九会文。
十指沥干终七轴,后来求法更无君。
这是一首描绘佛教修行过程的诗句,从剥皮刺血,乃至奉献血书的描述,展现出对灵山会文的无上崇敬和追求。下面我将从诗的主题、意象、情感等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先,诗的主题是对佛教修行的描绘和赞美。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灵山会文的执着追求,这是一种象征着佛法追求的特殊文学形式,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牺牲。 在诗的意象方面,剥皮刺血等描绘出修行的艰难和痛苦,而写灵山九会文则象征着对佛法的追求和崇敬。十指沥干终七轴,更是强调了追求过程中的艰辛和执着。这些意象都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深敬仰和追求。 情感方面,诗中表达了对追求佛法的坚定信念和无畏精神。诗人坚信只有通过艰苦的修行和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灵山会文的真谛,才能实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坚定和对修行的执着。 最后,诗的后两句“后来求法更无君”,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追求的自豪和对后来者的期许。诗人认为自己在灵山会文的追求上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而其他人想要达到这个境界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牺牲。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自信和对后学的鼓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佛教修行的艰难和痛苦,以及对灵山会文的执着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坚定信念和对修行的无畏精神。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追求的自豪和对后来者的期许,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