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子口作寄吴隐君梦旸 - 明,吴兆

潮满金陵渚,风高浦子城。
烟帆来楚色,霜叶下秋声。
水国开千市,天家驻五兵。
旌旗摇列垒,鼓角动连营。
海汛防南服,边烽接北平。
壮心空宿昔,逸思尚纵横。
几逐渔樵侣,常投草泽行。
捞虾沙岸浅,牧豕竹坡晴。
旅食游应倦,秋衣授未成。
平山独可眺,眺远寄离情。
这是一首描写战时金陵(今江苏南京)景象和诗人感慨的诗。诗人通过对金陵景色和战时情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首联“潮满金陵渚,风高浦子城。”诗人通过描绘潮水满溢和风高浪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动荡的氛围,暗示着战争的紧张和不稳定。 颔联“烟帆来楚色,霜叶下秋声。”颈联“水国开千市,天家驻五兵。”通过描绘城市的繁华和市场繁忙的景象,展现了战时金陵的生机和活力;同时通过描绘皇帝驻军和军队的壮大,也展示了国家强大的实力和信心。 尾联“壮心空宿昔,逸思尚纵横。”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壮志和豪情已经逝去,但仍心怀梦想和思考,对未来的展望仍充满热情和希望。这种表达方式既有悲壮之感,又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 诗人在诗中通过对战时金陵景象和自身感慨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都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同时,诗人在诗中也表现出自己的豪情和梦想,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此外,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也表达了对人性的探究和对生命的思考。这种探究和思考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价值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佳作,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