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江百咏并序·俯春亭 -
宋,阮阅
城上危亭可摘云,四边山色翠为邻。
下窥城郭无余蕴,草色花光尽是春。
这是一首赞美自然风景的诗。首句“城上危亭可摘云”,写出城上高亭之高,好像可以直接云天。由此可以想见诗人登临时的逍遥心情。由于城上高亭之高,就使得远处的山色一览无余,故说“四边山色翠为邻”。句中着一“翠”字,使山色更显得活灵活现,同时也表现了春天生机盎然的气息。
次句“下窥城郭无余蕴”,写诗人从高而低,近而远,对城郭内外春色的观察和感受。“无余蕴”即全部被绿色覆盖,春意盎然,丰饶富足之状。此句说明城外城内的景色十分美丽诱人,但因为是在高亭之上,伸手可及之处,便是云端,所以用一“下”字,透出一种神秘、美丽的色彩。
后两句“草色花光尽是春”,是对“可摘云”的进一步描写,并具体形象地说明四周围山上的翠色和城内的花光,把春天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结句还为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仿佛诗人是带领读者在领略了满城春色之后,才把人引入一个别有洞天的世外桃源。
全诗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写出了登亭所见之景。前两句写景,选取了最富有特征性的景物加以点染,境界全出。“危”字、“翠”字下得贴切而生动,把城上亭子的高耸及周围山色的秀丽表现得淋漓尽致。后两句写情,虽只是对城上亭子的补足和衬托,却也精警清秀。特别是作者将丰富的内容融于对亭子高耸之特点的描写之中,笔墨可谓简到极致。因此这前两句经渲染刻画后发人想象,后两句则凭简略的补足而富于韵味,具有虽淡而厚的审美效果。总的来说,这首诗所展现的城上危亭、四外山色、城内人家等自然景观与作者的主观感受融为一体,情景交融,妙合无垠。此诗之所以能产生如此艺术效果,当与诗人不尚辞藻、不事雕琢有关。此诗的意境之美和韵味之厚,也说明诗人具有从平凡的事物中挖掘出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