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顿儿 - 清,吴伟业

临顿谁家儿?
生小矜白皙。
阿爷负官钱,弃置何仓卒!
贻我适谁家,朱门临广陌。
嘱侬且好住,跳弄无知识。
独怪临去时,摩首如怜惜。
三年教歌舞,万里离亲戚。
绝技逢侯王,宠异施恩泽。
高堂红氍毹,华灯布瑶席。
授以紫檀槽,吹以白玉笛。
文锦缝我衣,珍珠装我额。
瑟瑟珊瑚枝,曲罢恣狼藉。
我本贫家子,邂逅道抛掷。
一身被驱使,两口无消息。
纵赏千万金,莫救饿死骨。
欢乐居他乡,骨肉诚何益!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卖唱女悲惨遭遇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不公和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诗中的主人公,一个美丽、聪明、勇敢的卖唱女,却被遗弃和抛弃,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遭受着种种不公的待遇。诗中通过对她的外貌、家庭、遭遇的描写,展现了她的悲惨命运。 “临顿谁家儿?生小矜白皙。”开篇两句就描绘了主人公的外貌,她是一个美丽的女子,从小就受到人们的赞美和羡慕。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她的命运,她只是一个被遗弃和抛弃的可怜人。 “阿爷负官钱,弃置何仓卒!”这两句通过她的自述,表达了她的悲惨遭遇,她因为家庭的贫穷和社会的压力而被遗弃和抛弃,这让她感到非常无助和无奈。 “贻我适谁家……曲罢恣狼藉。”这两句描绘了她受到豪门贵族的宠爱和恩惠,但是这些恩惠并不是真正关心她的人道义上的援助,而只是为了满足他们的欲望和娱乐。她在这个环境中过着被驱使和被玩弄的生活,这让她感到非常痛苦和绝望。 “独怪临去时,摩首如怜惜。”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她的同情和对社会的不满,她临走时摩首的动作让诗人感到非常惊讶和不解,这表明她内心深处还是有着对生活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 “三年教歌舞……骨肉诚何益!”这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她的遭遇的感慨和思考,她为了生存而教歌舞三年,但是最终还是被抛弃和抛弃。这种不公和不合理让诗人感到非常愤怒和无奈,同时也让诗人意识到这种社会制度下的人们是无助和无力的,他们的命运是无法改变的。 整首诗通过对卖唱女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不公和不义,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的愤慨。诗中的主人公形象鲜活,语言质朴自然,表现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对底层人民的深深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