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萧君姬人弹琴 - 唐,卢仝

弹琴人似膝上琴,听琴人似匣中弦。
二物各一处,音韵何由传。
无风质气两相感,万般悲意方缠绵。
初时天山之外飞白雪,渐渐万丈涧底生流泉。
风梅花落轻扬扬,十指干净声涓涓。
昭君可惜嫁单于,沙场不远只眼前。
蔡琰薄命没胡虏,乌枭啾唧啼胡天。
关山险隔一万里,颜色错漠生风烟。
形魄散逐五音尽,双蛾结草空婵娟。
中腹苦恨杳不极,新心愁绝难复传。
金尊湛湛夜沉沉,馀音叠发清联绵。
主人醉盈有得色,座客向隅增内然。
孔子怪责颜回瑟,野夫何事萧君筵。
拂衣屡命请中废,月照书这首诗是一首琴诗,通过琴声的传递,表达了弹琴人和听琴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首先,诗中描述了弹琴人和听琴人的形象,他们分别处于不同的地方,但通过琴声传递情感。弹琴人坐在膝上弹琴,听琴人则将琴弦放入匣中。这两种物体虽然各自独立,但通过琴声的传递,它们之间形成了情感的交流。 接着,诗中描述了琴声的变化,从初时的飞雪、涧底的流泉,到风梅花落时的轻扬扬,十指干净时的声涓涓。这些描述生动地描绘了琴声的变化和情感的变化。 然后,诗中引用了历史上的两位女性——昭君和蔡琰的命运,表达了对她们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这些情感通过琴声传递给了听琴人,使他们感受到了弹琴人的情感。 最后,诗中描述了主人和客人在听琴时的情感变化。主人因为听琴人的反应而感到满意,而客人们则因为听不到自己想要的琴声而感到失望。这种情感的起伏和变化,进一步强调了琴声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琴声的传递,表达了弹琴人和听琴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诗中的情感表达深刻而真挚,使人感受到了琴声的魅力和情感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