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洛留别华阳兄 - 明,皇甫濂

浮云薄高山,崇朝去还结。
游子不惮烦,悠悠复徂辙。
密亲自兹旷,临流何能发。
衰林动远风,寒江冒轻雪。
遇物隆所悲,兴愁顿难绝。
无以赴洛人,怀哉但吟越。
这首诗用流动不居的场景描绘出一种动荡不安的愁绪,并抒发了诗人的乡思之情。下面是我为您分解的部分: 首先,从整体上来看,浮云薄高山,崇朝去还结,描述了早晨浮云在崇山之间飘荡,随着早晨的结束,云彩也逐渐消散,这种动态的描绘给人一种动态的愁绪感。游子不惮烦,悠悠复徂辙,游子们不顾路途的艰辛,不断前行,表现出一种乡愁的无奈和坚韧。 接着,密亲自兹旷,临流何能发,描绘了密林旷野之中,诗人面对流水,却无法抒发内心的愁绪。这种描绘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无助。衰林动远风,寒江冒轻雪,进一步描绘了寒冷的场景,使得诗人的愁绪更加浓烈。 再接下来,遇物隆所悲,兴愁顿难绝,诗人遇到事物引发了他的悲愁,这种愁绪难以断绝。无以赴洛人,怀哉但吟越,诗人无法前往洛阳与亲人团聚,只能独自吟唱越歌,表达出深深的乡思之情。 在诗句的节奏和韵律上,这首诗也表现出其艺术特色。诗句长短相间,节奏感强,韵律优美。同时,诗句中运用了许多双声、叠韵、叠字等修辞手法,如崇朝、密林、临流、远风、寒江等,使得诗句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乡思之情和无奈的漂泊之感。同时,诗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使得诗句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