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 - 唐,李祎

别有经行所,迥跨重峦侧。
粤因求瘼余,倏想寻真域。
放情恣披拂,杖策聊。
,色。
乱幡雾中见,雁塔云间识。
薄烟幂远郊,遥峰没归翼。
仙桥危石架,幽洞乘。
,易测。
二教无先后,一相平而直。
冀兹捐俗心,永怀依妙力。
第七卷这首诗的标题是《第七卷》,具体是一首描述道教修行和自然风景的诗。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中描绘了一个与尘世喧嚣迥异的地方,这个地方“迥跨重峦侧”,高耸于重峦之间,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这个地方之所以被寻求疾苦的人所寻找,是因为它能够让人们寻找到真正的自我。 诗人放纵情感,随意地探索和抚摸这里的山水,拄着拐杖,闲庭信步。这里的景色如画,诗人用“杖策聊□□”这一描述,将那种闲适、自在的感觉表达得淋漓尽致。 随后,诗人描绘了雾中的乱幡和云间的雁塔,这些都是道教修行的重要标志,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这里浓厚的道教氛围。薄雾笼罩着远处的郊野,而归鸟隐没在远处的山峰之中,这些景象都带有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 接着,诗人又描绘了仙桥、幽洞等道教修行的重要场所,这些地方都带有一种神秘和不可测的性质,进一步增强了诗中的神秘感和吸引力。 最后,诗人在结尾处表达了对于道教教义的理解,即二教无先后,一相平而直。希望通过依靠道教的妙力,能够摒弃世俗的杂念,永远怀念这里的宁静和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与尘世迥异、充满神秘和吸引力的道教修行场所,表达了诗人对于道教教义的领悟和对于宁静、自由的向往。诗中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使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真理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