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寄怀巢端明先生山居 -
清,万斯备
戎马偏南国,荆扉独隐沦。
琴书娱白发,板荡失青春。
世事袁闳老,生涯阮籍贫。
向来高蹈志,寂绝更谁邻。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戎马偏南国,荆扉独隐沦。”描绘了作者所处的环境和心境。作者在战乱时期,被迫离开了故乡,来到南方,独自隐居。这里的“戎马”象征着战争和动乱,“南国”则暗示了作者的离乡背井。而“荆扉”则代表了作者隐居的生活状态。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无奈和隐居生活的孤独。
颔联“琴书娱白发,板荡失青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青春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作者在白发苍苍的时候,只能通过琴书来打发时间,回忆青春的美好。然而,社会的动荡让青春的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无常的无奈。
颈联“世事袁闳老,生涯阮籍贫。”运用了典故来表达作者对人生的看法。袁闳老是东汉末年的名士,他看淡了世事,隐居不仕。阮籍则是魏晋时期的名士,他以清谈和饮酒来逃避现实。这两位人物代表了作者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这两句诗也表达了作者对清贫生活的无奈和接受现实的勇气。
尾联“向来高蹈志,寂绝更谁邻。”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志同道合者的渴望。作者曾经也有远大的志向,但是社会动荡让他无法实现。现在他只想独善其身,追求内心的平静。然而,他也渴望能够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隐居,共同度过晚年生活。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隐居、人生无常、清贫生活的感慨和对志同道合者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