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霜上月 - 明,朱无瑕

夜色凉如水,霜华共月明。
谁招青女出,来伴素娥行。
这首诗的题目很美,它描绘了一个清冷、寂静的夜晚,充满了诗意和想象的空间。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赏析这首诗。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这首诗的背景。这首诗描绘的是秋天的夜晚,夜色如水般清凉,霜华与明月同在,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寂静的氛围。在这样的夜晚,诗人似乎在邀请青女(霜神)出来,陪伴那些在月下漫步的嫦娥(月宫中的仙女)。 第一句“夜色凉如水,霜华共月明”,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的清凉和霜华的皎洁。这里的“夜色凉如水”给人一种清凉、宁静的感觉,仿佛可以感觉到夜风中的丝丝凉意。而“霜华共月明”则进一步描绘了霜华的皎洁和月光的明亮,形成了一种美妙的对比。 第二句“谁招青女出,来伴素娥行”,诗人似乎在邀请青女出来,陪伴那些在月下漫步的嫦娥。这里的“青女”是传说中的霜神,“素娥”则是月宫中的仙女。诗人用这样的比喻,表达了对月夜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在情感表达上,这首诗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诗人通过对夜色、霜华、月光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诗人也通过邀请青女和嫦娥相伴,表达了对高洁、清雅之情的向往。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夜色凉如水”、“霜华共月明”、“谁招青女出,来伴素娥行”等,这些比喻和描绘都十分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秋夜诗,通过对夜色、霜华、月光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邀请青女和嫦娥相伴,表达了对高洁、清雅之情的向往。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