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古别离二首 -
唐,施肩吾
古人谩歌西飞燕,十年不见狂夫面。
三更风作切梦刀,万转愁成系肠线。
所嗟不及牛女星,一年一度得相见。
老母别爱子,少妻送征郎。
血流既四面,乃亦断二肠。
不愁寒无衣,不怕饥无粮。
惟恐征战不还乡,母化为鬼妻为孀。
这是一首写久别之情的诗。久别之后,对于在外边的情况,由于缺乏了解,难免生出种种不祥的预感。此诗就是从这一点生发出来的。
“古人谩歌西飞燕,十年不见狂夫面。”诗的开头两句是说,人们徒然歌唱着燕子往西飞去,夫妻十年不见了。起得平缓,为人物出场蓄势。
“三更风作切梦刀,万转愁成系肠线。”这两句是说,半夜三更,风吹得紧,好像切断了和丈夫的联系;百转千回的愁思,象刀割肠缠似的难受。“切”字“愁”字的运用,极沉痛。这一联用一“愁”字以领四句(一写愁容,一写愁思),刻划出经过长期辛苦折磨的心态:想当年,刚别夫君的时候,还只道暂别如梦;不料一别十年,更觉悠长难望重聚的佳期了。“所嗟不及牛女星,一年一度得相见。”两句是说,可叹的是像牛女星一年一见那样;更何况夫妻双方各在两地。“牛女星”,虽然只能一年一见;而自己的夫妻双方却不知什么时候能再相见!那就结在纸上、写入文章里好啦。“老母别爱子,少妻送征郎”,这两句是说,老母不能见到自己心爱的儿子出征回来;年轻的妻子把征夫送走后,想必也正在流泪吧!“血流”两句说,泪流满面已够悲哀的了,如今又把肠子也哭断了!这里用两个特写镜头来表现痛苦之情:一是以泪洗面;二是愁极而惧。这两句写得十分生动、深刻。
“不愁寒无衣,不怕饥无粮。”这一联是说,作者想到儿子或征夫在外不愁受冻挨饿。这一联表面看来似乎不符合生活实际;其实不然。旧时代军阀混战、天灾人祸造成了人民的饥饿和死亡,这决不是什么罕见的现象。这两句是假托之辞。其言下之意是说:母亲或妻子呀,如果你不是担心我战死沙场、不能生还的话,那么生活的苦难对我是无所谓的。作者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极尽刻划之妙。
最后两句是说,我所忧虑的只是不能生还而已;至于死别后的情况就不清楚了。“乃亦断二肠”,是以夸张语来表现极度悲哀之情的。
这首诗的中间四句刻画心情由蓄到露、由深到透。“三更”、“万转”等词语用得极其生动、贴切;尤其是把古代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糅合起来,这种手法更有力地刻划了人物的心态。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极富于表现力。
这首诗以情韵深沉著称。诗人善于把思想感情寓于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之中;语言朴素自然;构思巧妙,富有想象;结尾处点明题旨,有画龙点睛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