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饶仲信静镜 -
宋,包恢
乾不一动,静专动直。
坤不一静,静翕动辟。
艮不一止,动静以时。
本体如是,偏主则非。
惟学初机,贵以静入。
以至终养,贵以静羽。
本体既然,动静一如。
乾坤合德,无二无余。
心为天君,尊无伦比。
圣贤言心,初无认拟。
心比於镜,佛说云然。
镜虽有光,孰拟心天。
镜光则死,心光则活。
活则不滞,死则不豁。
佛法寂灭,匪乾匪坤。
若复本心,非彼能昏。
人以欲动,非动之性。
所以贵静,自动自静。
其道光这首诗是一首关于“静”的哲学思考,强调了静的重要性和在修身养性中的地位。
首先,“乾不一动,静专动直”和“坤不一静,静翕动辟”这两句表达了静与动的关系,静并非静止不动,而是保持专注,动则是直、辟,有方向,这体现出静在动中的指导作用。
“艮不一止,动静以时”强调了时机的重要性,动与静都需要适时出现。静羽这两句描述了修身养性的过程,以静入是首要步骤,以至终养是修行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持内心宁静。
“本体既然,动静一如”是对于修身养性的本体思考的进一步阐述,即本性本静,本静即是动也是静,动和静都是从本性出发的。
接着,“乾坤合德,无二无余”表达了乾坤合一的境界,这是一种宇宙和谐的哲学理念。心为天君表达了心的尊贵性,作为主宰世界的主导力量。
“人以欲动,非动之性”揭示了人以欲动的现实困境,这也为重视静提供了解释和依据。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在阐述一种通过修身养性、保持内心宁静以达到宇宙和谐、自我超越的理念。它强调了静的重要性和在修身养性中的地位,同时也揭示了人的本性并非被动地受欲望驱使,而是具有内在的活力和潜力。
此外,“佛法寂灭,匪乾匪坤。若复本心,非彼能昏”这句话似乎是在引用或暗示佛教的哲学思想,表达了对内心宁静和宇宙和谐的进一步理解。它强调了人的本心并非被外界因素所迷惑或干扰,而是具有一种内在的清醒和明智。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