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出北郭门行 - 魏晋,阮瑀

驾出北郭门。
马樊不肯驰。
下车步踟蹰。
仰折枯杨枝。
顾闻丘林中。
噭噭有悲啼。
借问啼者出。
何为乃如斯。
亲母舍我殁。
后母憎孤儿。
饥寒无衣食。
举动鞭捶施。
骨消肌肉尽。
体若枯树皮。
藏我空室中。
父还不能知。
上冢察故处。
存亡永别离。
亲母何可见。
泪下声正嘶。
弃我于此间。
穷厄岂有赀。
传告后代人。
以此为明规。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孤儿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虐待和忽视的悲惨经历,以及他对亲生母亲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诗中描述了孤儿在北郭门外被马樊牵着不肯驰骋,他下车步行,看到枯树上有人悲啼,于是上前询问。原来是一位失去父母的孩子,他遭受了后母的虐待和忽视,饥寒交迫,受尽鞭打,身体已经瘦弱不堪,就像枯树皮一样。孤儿在空室中藏身,他的父亲都不知道他的存在,而上坟时也只能看到故处但已永别离。 孤儿对亲生母亲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他泣不成声,悲痛欲绝。诗中“亲母舍我殁,后母憎孤儿”这两句诗直接表达了孤儿对亲生母亲的感激之情和对后母的怨恨之意。最后,孤儿向后人传告这个故事,希望他们能够从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这首诗反映了社会中存在的虐待和忽视儿童的问题,呼吁人们关注儿童权益,重视家庭教育,避免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