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后作 - 唐,曹邺

大道不居谦,八荒安苟得。
木中不生火,高殿祸顷刻。
谁将白帝子,践我礼义域。
空持拔山志,欲夺天地德。
轵道人不回,壮士断消息。
父母骨成薪,虫蛇自相食。
鼎乱阴阳疑,战尽鬼神力。
东郊龙见血,九土玄黄色。
鼙鼓裂二景,妖星动中国。
圆丘无日月,旷野失南北。
徒流杀人血,神器终不忒。
一马渡空江,始知贤者贼。
这首诗以雄健的笔力,对不讲礼义、无视道德、只图私利、肆意妄为的丑恶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首联“大道不居谦,八荒安苟得。木中不生火,高殿祸顷刻。”中,“大道不居谦”指的是那些居高位而不谦逊,自以为是,自恃其才的人。“八荒安苟得”则是对那些不顾大局,只求个人安逸,不思进取的人的批判。这两句诗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 “木中不生火,高殿祸顷刻”则是对无视道德,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建造豪华宫殿,最终导致祸患的批判。 颔联“谁将白帝子,践我礼义域。空持拔山志,欲夺天地德。”中,“白帝子”在这里象征着礼义和正道,“践我礼义域”则是指那些不守礼义,无视道德,肆意妄为的人。“空持拔山志”则是对他们的批判,他们虽然有雄心壮志,但却没有道德底线,只想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 颈联“轵道人不回,壮士断消息。父母骨成薪,虫蛇自相食。”则是对那些为了私利而不顾家人安危,甚至出卖家人的人的批判。“壮士断消息”表达了作者对他们行为的愤怒和痛心。 接下来的几联“鼎乱阴阳疑,战尽鬼神力。东郊龙见血,九土玄黄色。鼙鼓裂二景,妖星动中国。”则是对社会动荡、战争频繁、人心不古、道德沦丧等社会现象的批判。“圆丘无日月,旷野失南北。”则是说那些只顾眼前利益,无视道德规范的人将失去方向,无所适从。“徒流杀人血,神器终不忒。”则是对滥杀无辜的批判。 最后,“一马渡空江,始知贤者贼。”则是对那些以仁义道德为准则的人的赞美和推崇。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揭露和批判,表达了作者对礼义道德的坚守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人性回归礼义道德的期盼和对社会公正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