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幽愤  - 唐,曹邺

嵇康、吕安连罪赋此诗,邺纪李御史甘死封之事。
繁霜作阴起,朱火乘夕发。
清昼冷无光,兰膏坐销歇。
惟公执天宪,身是台中杰。
一逐楚大夫,何人为君雪?
匆匆鬼方路,不许辞双阙。
过门似他乡,举趾如遗辙。
八月黄草生,洪涛入云热。
危魂没太行,客吊空骨节。
千年瘴江水,恨声流不绝。
这首诗的背景似乎涉及到了嵇康、吕安的罪案,以及邺纪李御史甘愿赴死的事。诗中描绘了霜起夜寒、清昼无光的景象,象征着作者所处的艰难时局。诗人通过描绘李御史的壮举,表达了对公正无私、勇于赴死的精神的敬仰。 诗中提到了“公执天宪,身是台中杰”,表达了诗人对李御史的赞美,认为他身为执掌天宪的重臣,是朝廷中的杰出人物。接着,诗人用“一逐楚大夫,何人为君雪?”表达了对李御史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匆匆鬼方路,不许辞双阙”,表达了诗人对李御史离去的匆忙和不舍。诗人用“过门似他乡,举趾如遗辙”来形容李御史离去的背影,如同他乡过客,留下的足迹如同过去的辙印,让人感到凄凉和不舍。 最后,“千年瘴江水,恨声流不绝”,表达了诗人对李御史的哀悼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千年之后,瘴江水依旧流淌,但恨声却永远无法消逝。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公正无私、勇于赴死的精神的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和哀悼。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的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