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庐山美庐 - 现代,郭沫若

一夕庐山宿美庐,美其合二而一乎!
美龄美寇斯为美,涂炭涂穷岂异涂?
浑身都是人民血,对面犹存虎豹居。
中正题名文字在,教材反面胜于无。
这首诗的主题是反对内战,呼吁和平。作者通过描绘自己在庐山的一夜经历,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战争的厌恶。 首先,作者描述了自己在庐山住宿的美妙体验,但这个“美”字并非仅仅指环境的优美,更暗示了政治上的“美妙”。这里,“美庐”的“美”可能暗指蒋介石夫妇的“美龄”和“寇斯”的“美”,以及当时国内政治形势的美妙。然而,这“美”的背后却隐藏着危机,正如诗中所言,“涂炭涂穷岂异涂”,即战争和混乱的局面就像泥潭一样,使得人们无法自拔。 接着,作者进一步揭示了事实,“浑身都是人民血”,这是对战争残酷性的直接描绘,也暗示了战争对人民的伤害之大。这种伤害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更体现在精神上,如“对面犹存虎豹居”,这里暗指敌人的存在让人们感到恐惧和不安。 最后,作者以蒋介石题名文字为结尾,表明他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虽然蒋介石在历史上有着不光彩的一面,但在这首诗中,作者却认为他的题名文字仍有价值,即“教材反面胜于无”。这表明作者希望通过反思历史,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