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书谏猎 -
汉,司马相如
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捷言庆忌,勇期贲、育。
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
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逢蒙之技不能用,枯木朽枝尽为难矣。
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
虽万全而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
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之变。
况乎涉丰草,骋丘虚,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意,其为害也不难矣。
夫轻万乘之重不以为安,乐出万有一危之途以为娱,臣窃为陛下不取。
这首诗是一篇谏言,作者以乌获、庆忌、贲、育等古代勇士来比喻猛兽的勇猛,提醒帝王在狩猎时要注意安全。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文章开头通过类比的方式,指出猛兽与人类有相似之处,即都有勇猛的一面。这种类比的手法,既突出了主题,又显得自然流畅。
2. 文章通过描述帝王狩猎时可能遇到的危险,提醒帝王要谨慎行事。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易于引起读者的共鸣。
3. 文章中多次使用对比手法,如将帝王狩猎与普通人出行进行对比,将帝王的安全与危险进行对比等,使得文章更加具有说服力。
4. 文章结尾处,作者再次强调了帝王不应该轻视自己的地位和身份,不应该在危险的地方娱乐。这种结尾方式,既表达了作者的谏言意图,又显得言简意赅,令人印象深刻。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篇非常有说服力的谏言,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提醒帝王在狩猎时要谨慎行事,不要轻视自己的地位和身份。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帝王行为的关心和担忧,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