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词 - 唐,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中描绘的是精卫鸟的形象,通过精卫鸟填海、填石、海枯石烂等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坚持不懈、矢志不渝的精神的赞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单分析: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这两句诗中,精卫的形象跃然纸上,它被赋予了填海的任务,而海边则是青磊磊的石子,象征着它的决心和毅力。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这两句诗表达了精卫的决心,它希望海水枯竭,鱼龙失去生存的环境。这进一步展示了精卫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这两句诗描绘了精卫的行动,它口含石头,不停地衔石填海。而山中草木无全枝,则暗示了它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精卫的日常生活和艰辛,它每天从树头飞到海里,有时候会因为羽折或其它原因坠入水中。这表达了它的坚定和决心。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这两句诗表明了诗人对精卫精神的敬仰和赞同,它期望精卫能把高山填平,使大海平复,自己也愿意与精卫一起奋战。这是一种精神寄托,是对一种不屈不挠精神的肯定和崇敬。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矢志不渝、坚持不懈的精神,这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身也有着同样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