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 唐,宋之问

瑞塔千寻起,仙舆九日来。
萸房陈宝席,菊蕊散花台。
御气鹏霄近,升高凤野开。
天歌将梵乐,空里共裴回。
这是一首赞美瑞塔千寻、九日仙舆、重阳宴会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第一句“瑞塔千寻起”,首先描绘出华丽的楼阁高耸入云的壮丽景象,给人以巍峨壮观之感。“千寻”二字极写其高,直上云霄,极为夸张,令人联想到古代神话中天宫的琼楼玉宇。 第二句“仙舆九日来”点明这个高入云霄的建筑物的功用——九日庆重之时,皇帝的车驾会集于此,极写其盛。 第三句“萸房陈宝席”,第四句“菊蕊散花台”是对重阳宴会的描写,写出了宴席设在菊花台上,菊蕊飘香,繁花散放,气氛热烈。“散”字极写出菊花的繁多和盛开之状,而这个宴会也似这繁花万朵的菊花一样热闹和红火。 第五句“御气鹏霄近”中的“鹏霄”借用这个神话故事中的词语,指代皇帝所居的高远的地方,说皇帝的御驾已升至高入云霄的楼阁中。 第六句“升高凤野开”是说宴会已举行到高潮,人们纷纷登上凤凰野这个高台去远眺。 最后两句写宴会的高雅、隆重和歌声、音乐之盛。“天歌”指神仙所唱的歌,“梵乐”是佛家音乐。歌声和梵乐在空中回荡,极写宴会的高雅和隆重。 全诗用词富丽堂皇,形容事物夸张而不落俗套,“瑞塔千寻起”这个比喻不仅给人以巍峨壮丽之感,而且令人想到这个建筑物的精巧构造。同时全诗气势恢宏,对盛唐国势、皇帝威仪和人民安乐的赞颂也寓于其中。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很有特色。首先是以高超的辞藻、繁复的意象烘托出豪华、肃穆、欢快、高远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神仙世界之中,耳闻仙乐飘飘,眼看瑞云缭绕,身在凡世,却已神游天界。其次是以夸张的手法描绘物象,使之显得格外华美、壮观。如“瑞塔千寻起”这个比喻不仅写出了楼阁之高耸入云,而且暗示了楼阁建造之精巧、华丽。“萸房陈宝席,菊蕊散花台”也以繁复的意象烘托出重阳宴会之热烈、华美。最后是以神话传说增强诗歌的神秘色彩。如“鹏霄”不仅使人联想到皇帝所居的金殿宝楼,也引发读者联想到传说中的羽化成仙的故事。“天歌将梵乐,空里共裴回”也借助于神话传说而增强了神秘色彩。这些手法使这首诗在豪放之中显出华美婉约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