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
宋,杨万里
山行两日厌荒凉,田少山多多更长。
一望不曾亏碧草,半分何似借青秧?
这首诗《山行两日厌荒凉,田少山多多更长。一望不曾亏碧草,半分何似借青秧?》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它通过对山间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山间生活的感受和思考。
首句“山行两日厌荒凉”直接点明作者在山中行走已经过了两天,他对山间的荒凉景象已经感到厌倦。这里的“荒凉”并非只是对环境的具体描述,更是作者对山间生活的一种主观感受。这反映出作者对城市或平原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山间生活的陌生和不适。
“田少山多多更长”描绘了山间广阔的景象,但这里的“田少”与“山多”形成对比,暗示了作者对农业的重视。在古代社会,农业是人们生存的基础,作者对山间田地稀少的景象感到不满,表达了他对丰饶的农田的渴望。
“一望不曾亏碧草”描绘了山间碧绿的草地景象,这是作者在山间生活中最为欣赏的部分。这里的“不曾亏”强调了草地的茂盛和生机,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命的赞美。
“半分何似借青秧?”一句则表达了作者的疑问和思考。这里的“半分”与前面的“田少”相呼应,暗示了作者对山间农田的渴望。作者对山间生活的不满和困惑,使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半分田地究竟能做什么?他似乎在思考着如何利用这些土地,如何让山间的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和发展。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间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山间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它不仅是对自然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思考。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土地资源的珍视,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