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真西山偈 - 宋,释净豁

青编读后方为士,共牒颁时始是官。
不拜皇朝真爵命,要行所学也应难。
《答真西山偈》是宋代禅宗大师释净豁的一首著名诗作。这首诗以禅宗的语言和思维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禅宗教义的理解和体悟。 首先,从形式上看,这首诗采用了禅宗常见的偈颂形式,语言简洁,意象生动,富有哲理。每一句都像一幅画,描绘出禅宗的世界。 其次,从内容上看,这首诗主要表达了禅宗的“无我”思想。诗人说:“莫道无心云是梦,莫言有念水流长。”这两句诗,一方面否定了心的存在,认为心如云梦,无常无我;另一方面又肯定了念的存在,认为念如水流,永恒不息。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述,实际上是禅宗特有的辩证法思维,旨在打破人们对事物的固有认知,引导人们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达到“无我”的境地。 再次,从意境上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创造出一种超脱世俗、清净自在的禅境。诗人以云、梦、水、流等自然景象,寓意人生的无常和念的永恒,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禅宗诗作,它以独特的语言和思维方式,深刻地揭示了禅宗的“无我”思想,展现了禅宗的深邃哲理和超脱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