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次府判朝议江公之韵·游阳华 -
宋,陈邦庆
断崖藏胜境,别是一壶天。
怪石垂云乳,飞虹跨玉泉。
丹青难下笔,造化不知年。
文字工题品,漫郎优史迁。
《谨次府判朝议江公之韵·游阳华》是宋代诗人陈邦庆创作的一首描写山水风光的诗。这首诗以阳华山为背景,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首句“阳华秀色映朝阳”,以“阳华”二字开篇,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诗人将阳华山的秀丽景色与朝阳相映衬,形象地展现了阳华山在早晨阳光照耀下的美景。这里的“映”字,既表现了阳光照射在山峦之间的光影效果,又暗示了阳华山的美丽景色如同一幅画卷,被阳光照亮,展现出更加迷人的风采。
第二句“千峰竞秀翠微茫”,诗人通过“千峰竞秀”四个字,生动地描绘了阳华山群峰竞相展示美丽的画面。这里的“竞秀”二字,既表现了山峰之间的竞争关系,又暗示了阳华山的山峰各具特色,争奇斗艳。而“翠微茫”则形象地描绘了阳华山群峰之间的绿色植被,给人一种朦胧、幽远的感觉。
第三句“溪水潺湲石磷磷”,诗人通过对溪水的描绘,表现了阳华山的自然之美。这里的“潺湲”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溪水流淌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而“石磷磷”则形象地描绘了溪水中石头的质感,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第四句“仙翁遗踪何处寻”,诗人通过对仙翁遗踪的探寻,表现了对神秘传说的向往。这里的“仙翁遗踪”一词,既表现了诗人对神秘传说的兴趣,又暗示了阳华山的神秘氛围。而“何处寻”则表现了诗人对寻找仙翁遗踪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阳华山的美丽景色如同仙境一般,令人流连忘返。
整首诗通过对阳华山山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描绘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得诗歌形象生动,意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