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昌龄裴迪游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和兄维 - 唐,

林中空寂舍,阶下终南山。
高卧一床上,回看六合间。
浮云几处灭,飞鸟何时还。
问义天人接,无心世界闲。
谁知大隐者,兄弟自追攀。
《同王昌龄裴迪游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和兄维》是唐代诗人王缙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游览青龙寺的情景,表达了对佛教文化和禅宗思想的赞美之情。 首联“本来清净士,物外始知春。”描述了诗人在游览青龙寺时,感受到的清净、超脱的氛围。这里的“清净士”指的是修行者,他们在物外追求超脱的境界,从而领悟到春天的美好。这里的“春”不仅仅是指自然界的春天,更是指心灵的春天,即禅宗所追求的悟道境界。 颔联“偶来纷喜怒,奄忽已复新。”表达了诗人在游览过程中,心境的变化。诗人原本抱着欢喜的心情来到这里,但在游览过程中,却突然感受到了一种愤怒的情绪。然而,这种情绪很快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心境。这里的“新”指的是诗人在游览过程中,对佛教文化和禅宗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领悟。 颈联“旧国无乔木,闲居有古风。”描述了诗人在游览青龙寺时,对古刹的赞美之情。诗人认为,这座古刹虽然没有高大的乔木,但却有着浓厚的古风。这里的“古风”指的是佛教文化和禅宗思想的传统,以及古刹中所蕴含的历史底蕴。 尾联“已见花开落,曾无长者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在游览过程中,看到了花开花落的景象,这让他想起了生命的无常。同时,诗人也意识到,自己曾经听过许多关于佛教文化和禅宗思想的言论,但却没有真正领悟到其中的真谛。这里的“长者言”指的是佛教经典和禅宗祖师的言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青龙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和禅宗思想的赞美之情,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在游览过程中,心境不断变化,最终领悟到了禅宗所追求的悟道境界。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