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山中人王锡 - 明,林敏

野服逢山客,探玄辅嗣甥。
苏门风外啸,盘谷醉中行。
候馆迷征雁,春城过晓莺。
伫看花落尽,思尔豁吟情。
《寄山中人王锡》是明代诗人林敏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幽人卧云壑, 好鸟鸣高枝。 相思不可见, 月出沧洲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我们来赏析这首诗: 1. 意境优美:诗人以“幽人卧云壑”开篇,勾勒出一个隐居在深山之中的人物形象,与“好鸟鸣高枝”相呼应,展现了一幅宁静、美好的山水画卷。这种意境既符合山中隐士的生活特点,又给人以美的享受。 2.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描绘山水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感情。诗中的“相思不可见”,道出了诗人与友人相隔遥远,无法相见的无奈心情。而“月出沧洲迟”则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如同月亮升起的速度一样缓慢。这种情感表达既真挚又细腻,令人感同身受。 3. 艺术手法独特:这首诗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将山水景色与诗人的情感相互映衬,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同时,诗中的“幽人”、“好鸟”、“相思”等意象,既具有象征意义,又富有诗意,使得整首诗的艺术价值得到了提升。 4. 结构紧凑:这首诗的结构紧凑,四句诗之间环环相扣,既有层次感,又不失连贯性。诗中的“幽人卧云壑”与“好鸟鸣高枝”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而“相思不可见”与“月出沧洲迟”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种结构安排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也更具有感染力。 总之,《寄山中人王锡》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真挚的情感、独特的艺术手法和紧凑的结构,展现了明代诗人林敏的高超文学才华,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