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下 -
宋,宗泽
千岩层出乱云飞,失我平生洞府期。
夜据征鞍不交睫,举头弹指睡希夷。
《华下》是宋代诗人宗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华阴县游历时,看到华山的壮丽景色,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鬼斧神工。
首句“岧峣太华俯咸京”,以高峻的华山俯瞰古都长安(今西安),展现了华山的雄伟壮观。太华即华山,岧峣形容山势高耸,俯则表示居高临下。咸京指古代的长安城,这里代指整个中原地区。这句诗通过对华山和长安城的描绘,表现了华山的险峻和壮丽。
第二句“天外三峰削不成”,进一步描绘了华山的险峻。天外三峰指的是华山的最高峰莲花峰、朝阳峰和玉女峰。削不成表示这些山峰险峻到无法用刀斧削平。这句诗通过对华山险峻地形的描绘,强调了华山的险要和雄奇。
第三句“武帝祠前云欲散”,描绘了华山上的武帝祠。武帝祠是为纪念汉武帝刘彻而建的祠堂,位于华山山顶。云欲散表示云雾即将散去,阳光即将洒满大地。这句诗通过对华山武帝祠的描绘,表现了华山的神秘和宁静。
最后一句“仙人掌上雨初晴”,描绘了华山上的仙人掌。仙人掌是一种生长在岩石上的植物,形状独特,犹如仙人手掌。雨初晴表示雨后初晴的景象。这句诗通过对华山仙人掌的描绘,表现了华山的自然之美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华山的描绘,展现了华山的险峻、壮丽、神秘和自然之美。同时,诗人对华山的赞美之情也溢于言表,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