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花影二首 -
明,沈泰鸿
璇空霞蔚迥云兴,才舞山香黛色层。
攀不得时如对镜,看难真处似携灯。
禺中已识倾阳近,木末初逢泫露凝。
偶尔启关迎快客,踏来满径碎何曾。
这首诗《璇空霞蔚迥云兴》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篇。它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将天空的美丽、山花的绚烂、山石的秀美以及露水的晶莹描绘得淋漓尽致。
首联“璇空霞蔚迥云兴,才舞山香黛色层。”描绘了天空的美丽景色,云彩在天空中舞动,霞光万道,仿佛将整个天空装点得如诗如画。同时,又巧妙地借用了“山香”和“黛色”来形容山石的秀美,生动形象。
颔联“攀不得时如对镜,看难真处似携灯。”进一步描绘了山石的美丽,如果不能攀登上去,就如同面对镜子一样,无法真正领略其美丽;而当能够真正看到的时候,又仿佛带着灯笼一样,无法真正看清其真面目。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将山石的美丽与人的感知和无法感知的矛盾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颈联“禺中已识倾阳近,木末初逢泫露凝。”描绘了太阳即将落山,露水初凝的景象。太阳即将落山,但仍然能够感受到它的温暖;而木末上的露水则晶莹剔透,仿佛带着一丝清凉。这里运用了拟人和象征的手法,将自然的美景与人的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尾联“偶尔启关迎快客,踏来满径碎何曾。”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他偶尔打开门迎接客人,而客人踏进来的脚步声将满径的露水踩得粉碎,但却丝毫没有减少自然的美景。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的美景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巧妙的比喻、拟人、象征手法,将自然的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