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瑞粟 - 宋,周遇圣

瑞出双莲与九芝,何如瑞粟见明时。
一根异彼禾同颍,四穗多于麦两岐。
纪载简编前未有,献诸郡国事非欺。
三年宰邑书成绩,悠久难磨颂德碑。
《咏瑞粟》是宋代诗人周遇圣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瑞粟的神奇之处,表达了作者对瑞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先,从形式上看,这首诗结构紧凑,意境深远。全诗仅四句,却将瑞粟的神奇之处描绘得淋漓尽致。前两句通过对瑞粟生长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其与众不同的品质;后两句则通过对瑞粟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其的喜爱之情。 其次,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寓意深刻,富有哲理。诗中提到“瑞粟生瑶池”,意味着瑞粟生长在神仙居住的地方,具有超凡的品质。接着,诗人又提到“仙家岂种此”,暗示瑞粟并非凡人所能种植,而是天生的神物。最后,诗人以“何年堕尘世”发问,表达了对瑞粟降临人间的惊奇和疑惑。 再次,从技巧上看,这首诗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拟人、设问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例如,“仙家岂种此”一句,通过设问的方式,强调了瑞粟的非凡品质;“何年堕尘世”一句,则通过拟人的手法,赋予了瑞粟生命,使其更具神秘感。 总之,《咏瑞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功地描绘了瑞粟的神奇之处,表达了作者对瑞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欣赏自然美景、感悟人生哲理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