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 -
宋,谢子才
壮节无双独占春,灵根谁肯混凡尘。
有时雷雨掀天地,疑是苍龙独奋身。
《松》是宋代诗人谢子才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松树为题材,通过对松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傲骨铮铮的品质的赞美。
首句“青青山上松”,以青青二字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松树翠绿的枝叶,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青青二字,既形容了松树的颜色,又暗示了松树的生命力。同时,青青二字还与后面的“高”字相呼应,形成了一幅青翠欲滴的画面。
第二句“高高入云端”,通过对松树高度的描绘,表现了松树的挺拔、高大。入云端,意味着松树的高度已经超越了人们的想象,达到了云层之上。这里的“高”字,既是对松树高度的直接描述,也是对松树品质的象征。松树之所以能够长到如此高度,正是因为它有着坚韧不拔、傲骨铮铮的品质。
第三句“风来吹不动”,通过对松树在风中的表现进行描绘,进一步强调了松树的坚韧不拔。风吹不动,意味着松树在风中依然屹立不倒,不为风雨所动。这里的“风”字,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际遇的象征。人生在世,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有像松树一样坚韧不拔的人,才能够在风雨中屹立不倒。
第四句“雨来洒不湿”,通过对松树在雨中的表现进行描绘,进一步强调了松树的傲骨铮铮。雨洒不湿,意味着松树在雨中依然保持自己的本色,不为雨水所侵蚀。这里的“雨”字,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际遇的象征。人生在世,总会遇到各种诱惑和困境,但只有像松树一样傲骨铮铮的人,才能够在诱惑和困境中保持自己的本色。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展现了松树坚韧不拔、傲骨铮铮的品质。这种品质不仅是松树所具有的,更是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学习和追求的。通过这首诗,诗人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像松树一样坚韧不拔、傲骨铮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