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杂咏十九首·观妙庵 -
唐,陆希声
妙理难观旨甚深,欲知无欲是无心。
茅庵不异人间世,河上真人自可寻。
《阳羡杂咏十九首·观妙庵》是唐代诗人陆希声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诗中写道:“观妙庵前路,金绳界宝坊。人行中路静,鸟过短墙凉。”这里,诗人以“观妙庵”为背景,通过对路、金绳、宝坊等景物的描绘,勾勒出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诗人在描述这幅画卷时,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例如,“人行中路静”,表现了行人行走在路上的安静;而“鸟过短墙凉”,则描绘了鸟儿飞过短墙时的凉爽。这种动静结合的手法,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接下来,诗人写道:“风来花自舞,春入鸟能言。”这里,诗人通过对风、花、鸟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风儿吹过,花儿随风起舞,鸟儿在春天的气息中欢快地歌唱。这些景物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最后,诗人写道:“欲知禅老家,云外路漫漫。”这里,诗人以“禅老家”为引子,暗示了观妙庵是一个修行的圣地。同时,通过“云外路漫漫”的描述,表现了通往禅老家的道路漫长而艰辛。这种写法既增加了诗歌的寓意性,又使得整首诗的结构更加完整。
总的来说,《阳羡杂咏十九首·观妙庵》这首诗以宁静、祥和的山水画卷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中还蕴含着禅意,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